边角已被摩挲得发毛。内页却干净齐整——三份誊本。无一错漏。“刑房旧档,
”他忽然开口:“明日搬去曝晒防蠹。”袍角擦过我肩头。一句低语散在血腥气里:“你誊。
”虫蛀的卷宗。发霉的案牍。权力的门,裂开一丝缝。我弯腰。捡起王侍郎掉落的断木簪。
指尖一捻。脆响。齑粉从指缝簌簌落下。---5 求实---日头毒得发白。
刑房后院的石板地烫脚。陈年卷宗摊在苇席上,蒸腾出霉味和死气。
虫蛀的孔洞像无数只眼睛。我弓着背,将一摞“胡党案·乙类附逆”的册子搬上席。
灰扑扑扬起。呛进肺里,带着陈血干涸的铁锈味。“林丁戌!手脚麻利点!
”老黄倚在廊下阴凉处剔牙,竹签戳着黄板牙缝:“晒完这堆,把西头刑架的血垢刮了!
钱痦子的油...可还腻在上头呢!”哄笑声四起。我没应声。指尖拂过册页。
《应天府仓吏周旺附逆案》。名字有点熟。原主记忆碎片:户部文牍房,油灯下,
一个佝偻背影抱着账册...姓周?---墨字在霉斑间爬行。“...洪武十年九月廿七,
周旺私会逆党钱三,于城南土地庙...”下一页。“...九月廿八,周旺当值,
卯时三刻入库,酉时正刻交牌...”土地庙在南城。仓廪在北城。
卯时三刻(约晨六点)入库,酉时正刻(下午六点)交牌...如何分身,
在九月廿七“私会”?指腹停在霉斑上。冰凉。刀锋般的破绽。小到像米里的稗子。
卷角翻过。
人证口供:“...戌时(晚七点后)见周旺自土地庙出...”落款:里正王五。
但前页勘验笔录:“...土地庙酉时三刻(下午五点半)落锁,
钥匙由庙祝张五保管...”锁着的庙,如何“戌时出入”?疑点如蛛网。细。密。
缠在卷宗深处。指向一个结论:构陷。避?蠢。嚷?死。---墨锭在粗砚上磨出沙沙声。
水少。墨浓。粘稠如血。提笔。腕沉如铁。字迹笨拙,
疑一:口供“九月廿七私会”与当值记录“九月廿八卯时三刻至酉时正刻在库”时间相抵...